一、主要修订内容
本标准代替《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 16311—2009)和《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及测试方法》(GB/T 21383—2008),以GB/T16311—2009为主,整合了GB/T 21383—2008的内容,与GB/T 16311—2009相比,本标准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修订:
1.调整了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仅适用于道路上新施划交通标线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正常使用期间交通标线的质量要求和检测不在本标准范围内。
2.增加了普通色、标线材料色、测量范围、核查区域和测试点的术语和定义。
3.更改了标线的功能分类,增加了抗裂标线、抗滑标线和自排水标线。
4.增加了热熔型涂料标线内含玻璃珠、热熔型涂料标线总有机物含量和热熔型涂料标线重金属含量的质量要求、取样方法与和检测方法。
5.更改了标线颜色及标线材料色要求,增加了灰色、绿色、紫色、棕色和黑色标线颜色及相应标线材料色的要求。GB/T 16311—2009中白、黄等5种颜色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6.删除了正常使用期间的Ⅰ型道路交通反光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要求。本标准定位适用于道路上新施划的交通标线。因此,删除了正常使用期间的Ⅰ型道路交通反光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要求,删除部分将列入其他标准规范中。
7.更改了Ⅰ型反光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要求。修订的新划Ⅰ型反光标线的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进行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反光分级,以满足不同等级公路对反光标线的不同需求。
8.增加了Ⅱ型反光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要求。Ⅱ型反光标线即雨夜道路交通反光标线。
9.更改了道路交通标线初始抗滑性能要求。
10.更改了取样方法。主要增加了热熔型涂料标线内含玻璃珠、热熔型涂料标线总有机物含量和热熔型涂料标线重金属含量三项新技术指标的取样方法,满足检测需要。
11.增加了光度性能检测样品要求。主要增加了道路交通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检测样品要求,以整合原GB/T 21383—2008中相关内容。
12.更改了光度性能检测方法。主要增加了雨夜道路交通反光标线光度性能检测方法,以满足检测需要。
二、测试方法
1)色度性能
在新版的《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 16311-2024)中明确了把不同颜色标线的色度性能的检测,主要分为标线的材料色和逆反射色。其中标线的材料色适用于标准照明体D65光源,符合GB2893和GB/T8416的要求,其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宜在表1和图1规定的范围内。
表1 标线材料色色品坐标及亮度因素
图1 标线材料色色品图
反光标线的逆反射色使用标准A光源,色品坐标宜在表2和图2规定的范围内。
表2 反光标线逆反射色色品坐标
图2 反光标线逆反射色色品图
2)潮湿条件下标线逆反射系数测量
潮湿条件下测量反光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时,应使用洁净水,将其均匀撒布在反光标线涂层表面,并使用雨水遮蔽器防止水珠溅射到测试仪上。用水桶在3s~5s内将3L洁净水均匀倾倒在标线待测试区域。停止酒水后并开始计时,用逆反射标线测量仪测量停止酒水后45s的逆反射亮度系数(如图3所示)。
1—便携式逆反射标线测量仪;
2—水。
图3 潮湿条件下Ⅱ型反光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测量示意
3)连续降雨条件下标线逆反射系数测量
a) 将人工连续降雨模拟喷淋装置置于标线表面,确保降雨区域和测试区域一致。
b) 人工连续降雨模拟喷淋装置由连续降雨环境箱、电动水泵和便携式蓄水箱组成。连续降雨环境箱尺寸(长Î宽Î高)为610mmÎ400mmÎ810mm,箱主体为铝合金材质,顶部宜采用透明材质,便于测试观察,箱上部安装喷淋头,喷淋后模拟连续隆雨条件:电动水泵压力为0.48 MPa、流量为0.8L/min~3.5 L/min,由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池驱动;便携式蓄水箱容积不小于 15 L。
c) 打开人工连续降雨模拟喷淋装置的降雨开关,检查压力、喷淋头雾化效果,确保连续降雨环境箱内降雨能够均匀喷洒在测试区域,且降雨量为(50±5)mm/h。
d) 将逆反射标线测量仪置于对应位置,以便于其通过开口测试连续降雨环境箱中的测试区域,测试示意如图4所示。
e) 打开人工连续降雨模拟喷淋装置,使雨水完全浸润湿透测试标线。
f) 标线完全浸润湿透之后,保持连续降雨的状态,开始测量,每隔10s记录测量数据,连续6次测得逆反射系数无明显增大或减小趋势时,即认为逆反射亮度系数达到稳定状态。
g) 如果在5min之内没有达到稳定状态,测试失效。达到稳定状态后,开始记录测量数据,每隔10s连续记录3次数据。
1-便携式逆反射标线测量仪;2-水;3-连续降雨环境箱;4-电动水泵;
5-便携式蓄水箱。
图4 连续降雨条件下Ⅱ型反光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测量示意